o型密封圈线径选择原则

o型密封圈线径选择原则

我国国度标准中关于O型密封圈尺寸的标准有GB1235-76、GB3452.1-88以及GB3452.1-92,其中GB1235-76规定的O型密封圈截面直径(又称线径)有1.9、2.4、3.1、3.5、5.7等,O型密封圈采用“外径*线径”的标记方法,一般称为老国标;GB3452.1-82与GB3452.1-92基本相同,一般称为新国标,它规定的O型密封圈截面直径有1.8、2.65、3.55、5.3等,新国标采用国际惯例,O型密封圈采用“内径*线径”的标记方法。

  选用O型密封圈时,首先应尽量选用新国标,线径2.65和3.55的使用较好为普遍,在外径大于30左右,结构尺寸允许的情况下,尽量选用线径3.55的O型密封圈,以达到更大的压缩量和接触面积。

  O型密封圈的材料主要有丁氰橡胶NBR和氟橡胶FKM,氟橡胶更适用于高温工况。

  除材料之外,O型密封圈很重要的一个指标的是它的硬度,一般采用邵氏硬度来表示,从60到90左右不等,数值越大表示硬度越高。在同样压力下,硬度越高,防挤出(变形甚至撕裂)的能力就越强。因此,应选用硬度较高的O型密封圈。

  然而,市场上常见的O型密封圈均为丁氰橡胶制成,邵氏硬度一般在70左右,难以满足相当一部分工况的要求。

  O型密封圈的沟槽设计有相关的国度标准,主要分动密封、轴向静密封和径向静密封三种。法兰、箱盖等的O型密封圈采用轴向压紧更便于装配和保证密封性能。另外,我国国度标准中的沟槽尺寸标准已显落后,如国度标准中受内压的O型密封圈沟槽外径等于O型密封圈外径,而PARKER法兰接头的O型密封圈沟槽外径小于O型密封圈外径。设计时应适当参考国外标准。

  有O型密封圈的密封面不得使用平面密封胶,可以在O型密封圈上涂少量黄油以使其不脱落。在维修时,应根据沟槽尺寸确定O型密封圈规格,并不是线径越粗越好。

o型密封圈线径选择原则

O型(橡胶)密封圈有国度标准。

o形圈规格标准选用大部分都是是根据国标 gb3452.1-92 来进行选用的,即内径*线径,单位为毫米,id通常是o型圈内圈直径,od是o型圈外圈直径,cs是o型圈的线径(粗细),可以根据外径,内径,线径之间的关系式来进行自由换算,转换公式为外径(od)=内径(id)+2*线径(cs)。

国标g3452的标准工程图纸上只标注o形圈规格的内径和线径就可以,使o型圈的标准越来越合理化,在选取o型圈时,应充分考虑尺寸大小和属性匹配程度,尽量相对较大限度满足密封工况要求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ingnong166.com/zhzs/16916990881038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