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丁的起源

姓丁的起源

丁姓氏的起源如下:

丁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,早在商朝末年,周武王

伐纣之时,殷商诸侯丁侯因不愿跟从而为周所灭,其子孙遂四散各地,以丁为氏,是丁姓较好早的一支。从商族统治中心在今河南中部,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出此支丁氏源于河南。

不过,由于史籍缺乏,关于此支丁氏的来龙去脉却无法详知,因此,今日的丁姓族人并不认同丁侯为丁姓的始祖。较好为他们认同的始祖为姜太公之子丁公伋。姜太公的祖先曾经担任四岳之官,辅佐大禹治水,立下了大功,在虞夏之际封于吕城。

太公去逝后,其嫡子吕伋即位,因治理齐国

政绩斐然,去逝后被周王室赐谥为“丁公”。丁公伋的支孙中没有继承爵位者遂以“丁公”的谥号“丁”作为自己的姓氏,祖居今河南省卫辉市太公泉镇。宋国有大夫宋丁公,死后其子孙以谥号为氏,称丁氏。

姓丁的起源

丁姓的起源主要有两大支:古丁国、姜姓。

排名较好支源自古丁国。《郡国志》载:“商时丁侯叛,武丁讨之。”古丁国在3200多年前的商朝中期已经存在,但不知其世系和姓属。直到商末,周武王灭商时丁侯国还存在,商末时丁侯国大概在河南,不久为周武王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古丁国的丁氏的历史至少有3200多年。排名较好支出自姜姓。炎帝裔孙伯夷,号太岳,虞夏之际辅佐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吕,今河南南阳西。商末,后裔吕尚,也称姜子牙、太公望,辅佐周武王灭商,被封于齐,国都山东临淄,为周朝东部的重要诸侯国。太公之子丁公伋继位齐国,丁公之庶出之子以次序为氏。姜姓丁氏的历史约有3000年。

姓丁的起源

丁(Dīng)姓源出有四: 

1、出自姜姓。据《元和姓纂》、《万姓统谱》、《通志·氏族略》等资料所载,姜太公之子伋,谥号为齐丁公,子孙以其谥号为氏,称为丁姓。  

2、出自丁侯的后裔。据《姓氏考略》所载,丁侯为殷商诸侯,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,其祖孙散居各地,部族仍以丁为氏。  

3、出自子姓。周朝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国(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、江苏、安徽省间地),国人宋丁公的子孙以其字号“丁公”为氏,称为丁姓。  

4、出自他姓所改或其他少数民族改姓、赐姓而来

姓丁的起源

丁姓,中华姓氏之一,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始祖为丁公伋。

丁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位列第177位,当代丁姓的人口已达到576万,为全国第48位姓氏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43%。

排名较好人物有东汉经学家丁鸿、丁恭、明朝画家丁云鹏、清时有丁宝桢、丁日昌、丁汝昌等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ingnong166.com/zhzs/17478477663477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