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族田姓的由来

回族田姓的由来

明初向地广人稀之处强迫移民,今海原县境内田、李二姓回族,就是明初从陕西发配而来的弟兄三人之后裔。据流传其兄弟三个两个姓田、一个姓李,田、李之间是表兄弟关系。他们三人由于生活所迫,偷吃了官府的甜菜,因而被发配到今海原县境内。当时三人来到今关桥乡脱场村居住。后来又分居三处,两个田姓分别居住在今脱场村和新红套子。一个李姓居住在今郑旗乡盖牌村。随着人口的逐步增多和分散,目前田姓回族群众已遍及全县大部分乡村,田姓之间至今互不通婚。李姓回族人口少于田姓,目前主要分居在郑旗乡的盖牌村、郑旗村、老鸦村、西沿村,史店乡的从家沟村、谢家沟村,谢家塬村、浪春村,高台乡水淌清村、张湾村、三岔河村、段塬村、关桥乡的圈湾村、贺堡村,兴隆乡的李堡村,西安乡北吉村,树台乡的堡洼村、相桐川村、关门山村、新庄子村、水担沟村等处。至今在田、李两姓回族中还流传着'田、李一家'和'老家是陕西省西安市柳树巷'的同一说法。在海原的李姓回族中有'脱肠子'李家和'剌雀子'李家之分,上面所说的李姓回族是属'脱肠子'李家。由于他们的祖辈在海原境内较好早是从脱场堡迁居盖牌的,所以人们就称其为脱场堡李家。后来人们在说笑取乐中将脱场堡说成'脱肠子',人们就习惯于将这部分李家称为'脱肠子'李家。

回族田姓的由来

源于官位,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仆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

田仆,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,与田地农耕无关,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。

在田仆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田仆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,是古老的姓氏之一。

田姓的地域分布:田姓的籍贯地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 (占比 11.4%) 、河北省 (占比 10.1%) 、河南省 (占比 7.2%) 等地。

回族田姓的由来

源于官位,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

田正,亦称田畯、稷、田官,是西周初期由辅政召公所设置的官位,就是专职管理农耕田地的官吏,不涉及其它,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,主要负责管理井田之公亩部分,也就是王室所食之田。

相对较高长官称田正,亦称稷,由王族贵胄担当,下属按九州各分派有田官,每一田官下还设有中士二人,史一人,丞一人,徒四人,统一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。天官府司,就是召公管辖的官衙。后世历朝历代所称的“社稷”,就是由此而来:社,宗庙也,稷,田正也,合称就是整个王朝、国度的象征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ingnong166.com/zhzs/1711397235228123.html